民盟华北地区盟务工作会议暨第四届北方生态论坛在阿拉善盟召开

发布日期

        9月5日,民盟华北地区盟务工作会议暨中国民主同盟第四届北方生态论坛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隆重召开。来自民盟中央、华北地区民盟组织、相关单位60多名专家学者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主题,交流北方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成果,探索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导向和实践途径。本次会议由民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与内蒙古五省(市、区)联合主办,民盟内蒙古区委承办,内蒙古民萌北方生态研究基金会协办。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葛剑平,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董恒宇,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奇锦玉,中共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行署盟长冯玉臻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河北省委主委边发吉,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宁夏区委主委安纯人,全国政协常委、民盟新疆区委主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旗,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郭勇,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出席会议。
        董恒宇在致辞中指出,前年在北京召开的民盟华北地区盟务工作会议,就把会议主题定位为“生态文明”,实践证明这是很有远见的。北京和天津的会议聚焦生态文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成果丰硕。并总结汇报,十余年来民盟内蒙古区委根据我国北方和内蒙古实际,利用参政党的人才优势和政治平台,以小力量破解大命题,以“生态问题”为抓手,议政建言和社会服务的重点在保持文化教育科技的传统优势基础上,积极开展北方生态的保护与建设研究,持之以恒、不断探索,逐步塑造民主同盟的“绿色品牌”。先后建立了生态研究基金、生态研究基地、成立了以民盟中央分管副主席为组长的民盟北方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碳汇评估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内蒙古气候政策研究院,并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召开了三届民盟北方生态论坛,为民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和有效载体。
        奇锦玉在讲话中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组织实施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美丽内蒙古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内蒙古民盟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生态论坛、生态基地、生态基金”三位一体的研究实践、议政建言模式,成为内蒙古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品牌,为北方生态文明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民盟内蒙古区委坚持多年的“黄丝带帮教计划”“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等社会服务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今后,希望民盟组织和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内蒙古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新的贡献。
        龙庄伟讲话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民盟内蒙古区委近年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调研活动正是围绕着国家全局性、战略性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展开的。2015年,民盟中央在民盟内蒙古区委有关调研基础上,综合盟内各方面专家意见提出的《关于推动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和《关于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内蒙古草业发展的建议》两项重要提案,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张高丽、汪洋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随着生态保护与治理战略的全面展开和生态文明观念的不断普及,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内蒙古也将不断续写建设秀美山川的崭新篇章。
        会上,葛剑平、董恒宇、杨文斌分别作了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生态产品的科学与哲学审视》、《低密度治沙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与会人员围绕“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主题,集思广益、广泛交流。同时多篇有关论文成果结集展示,深化研究探讨。会议还实地考察了阿拉善盟生态保护与沙草产业发展情况
        会议认为,要进一步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参政党绿色发展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持久地推进经济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民盟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尤江斌、参政议政部干部郭晓龙参加此次会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