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历史 弘扬传统

发布日期

同志们、朋友们:
        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重庆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来到民盟的发祥地,参加“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回顾这一风雨历程,亲践历史足迹,再沐先贤风范,倍感亲切,备受教益。
       1941年3月,皖南事变后不久,正是中国抗战的内外部环境都处于艰难危局的时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抗战陪都重庆秘密成立。这支新生的爱国民主力量,一诞生就受到了国民党的压制,而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支持。由于在国统区不能取得合法地位,民盟派遣梁漱溟到香港创办《光明报》以宣告民盟成立的事实,行前得到周恩来的热情支持,在香港也得到中共驻港代表廖承志、范长江等的关心和经济上的帮助。《光明报》在香港创刊宣告民盟正式成立后,周恩来即以中共代表身份出席民盟在重庆的成立茶会。《解放日报》发表《民主运动的生力军》一文,指出民盟的成立是对抗战期间民主运动的一个新的推动。
        民盟公开活动后,积极从事民主宪政运动,主张团结抗日、成立联合政府,支持和配合中国共产党共谋国家的民主进步,逐渐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当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统区的统战工作是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展开的。民盟盟员鲜英的私宅上清寺“特园”,是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与民主人士经常聚会、共商国是的地方,被董必武誉为“民主之家”。在这里大家既是同志也是朋友,既谈理想、公义,也交友情、私谊,共同推进抗战工作。
       抗战胜利后,民盟又与中共密切合作,共谋国家的和平统一。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访“特园”,与张澜和民盟领导人会晤,通报谈判情况并听取意见。民盟、中共领导人推心置腹,同道相谋,同气相求,肝胆相照。“旧政协”会议期间,民盟代表团和中共代表团达成默契,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彼此协商,交换意见。整个会议期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通力配合,同进共退,步调一致,最终挫败了国民党的专制图谋。民盟和中共在共同的斗争中结下了真诚的友谊。
        在重庆,民盟盟员与共产党人一道,为了国家的民主进步英勇奋斗,有27位盟员烈士长眠于歌乐山烈士陵园。这些民盟英烈,满怀民主革命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同反动势力做殊死斗争,与共产党人心想在一处,血流在一起,用生命筑起风雨同舟的历史丰碑。
        新中国建立后,民盟积极参加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广大盟员热情投身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在文化和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期,民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就国家的一些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保持传统的教育领域优势的同时,在区域经济、生态建设、灾害管理、生物技术、海洋事业、粮食安全和收入分配机制等领域,以全局的眼光、前瞻的意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广大盟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工作:进行智力支边扶贫,投入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协助司法部门进行帮教工作,探索城市社区服务,实施明眸工程等,突出了党派特色,创立了民盟品牌。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民盟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正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参政党。
       重庆于民盟,有着不能替代的重要地位和情感联系。民盟诞生于重庆,从政团同盟到民主同盟的改组在重庆,民盟总部有五年时间设在重庆,其成长与发展与重庆同在……而今天的重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民盟中央持续关注重庆的区域经济发展、三峡移民和生态保护、城乡一体化进程、职业教育等问题。民盟重庆市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献计出力,树立了民盟良好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前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民盟重庆市委主委冯克熙提出的“以诚相召,以信相守,以情相感是统一战线的精神支柱”,不仅得到统战系统的高度重视,也已经成为我们努力追求的精神境界。
        沧桑变换,统战春秋。重庆是中国统一战线重要活动阵地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和民主党派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智慧,在这里为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有四个在这里诞生。许多老一辈民主人士都曾在此工作、生活,并对这座山城寄情深厚……重庆拥有丰富的统战历史资源和统战传统优势,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基地,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之际,在民盟诞生地重庆回顾民盟成长发展历程,我们更加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才能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作用,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中国民主同盟将始终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涵,凝聚共识,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全面推进民盟自身建设,在行动上同心同行。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更大作用。扎实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在坚持社会服务的政党属性和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重温历史,同心同行”。我们将把对前辈的追思与怀念,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更好地担负起参政党为国为民应尽的责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的历史再续新篇。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