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科院新疆分院支部盟员徐长春荣登《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高被引英文论文TOP30排行榜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日,全国《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地理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34年,是反映我国地理科学研究水平的地理类优秀核心期刊,曾先后两次被授予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以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中英文论文。本次会议颁发了“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创刊85周年高被引英文论文TOP30排行榜”等六个奖项,民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支部盟员徐长春教授获得“《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高被引英文论文TOP30排行榜”殊荣。能入选该排行榜不但是对获奖者科学研究成果在地学研究领域影响力的肯定,更是对其今后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鼓舞。

盟员徐长春所属民盟中科院新疆分院支部,现兼任民盟新疆科技委员会委员。2004年新疆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读博期间,她勤奋好学、善于钻研、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学习及野外综合考察,认真撰写发表研究论文。并得到第三届亚太地区水文水资源协会(APHW)国际会议主办方全额资助,赴泰国曼谷参加该国际会议。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两项荣誉称号。2007年博士毕业后,她回到母校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继续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入职第二年晋升为副教授,入职第三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019年晋升为教授。

盟员徐长春教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她怀揣着对这片广大热土的挚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选择了地理这个冷门专业作为她追求的目标。从本科的经济地理,到硕、博士的自然地理,一直都未曾离开过。工作认真踏实。在教学中,她潜心致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传道授业解惑,帮助结对子学生渡过学业难关和心理危机,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在科研中,她开拓进取,在干旱区气候变化及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及合作者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 成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校院级年度评优奖5项。为干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国家和地方人才培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她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厅局级、校级和地方横向项目7项,2018年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项目1项,于2019年6月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国家天气中心水文气象遥感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学习。

盟员徐长春教授自入盟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建言献策,多次就社会民生、环境保护和教育发展等主题撰写提案。热爱民盟组织,积极参加各级盟组织的各项会议及活动,2012年获民盟新疆 “优秀个人”称号。工作中,注重党内外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参政党的监督职能作用,以党外人士身份多次受邀参加学院党支部活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努力践行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该盟员在思想政治觉悟上有了极大提升,在爱国热情和时代使命感、责任感上也得到进一步增强。愿我们的青年学者徐长春盟员在国家、地方和各级部门的大力资助和支持下,奋发图强,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