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又是一年春好处 民盟专家助农忙 ——记新疆农业大学教授何天明

发布日期

何天明.jpg

四月春暖花开,梨花竞相盛放。民盟农业专家、新疆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天明带领他的团队辗转奔赴在南疆多个乡镇,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何天明教授担任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理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干果坚果委员会顾问,新疆园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梨栽培技术研发和种质资源收集与整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农业公益性行业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自治区教育厅项目1项、其它项目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审定植物新品种1 个。SCI收录1篇。获梁希优秀论文奖和兵团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各1项。201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项。

自2020年开始担任自治区林果业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成员以来,一直活跃在巴州特别是库尔勒林果生产一线。因工作业绩突出,2021年被自治区林草局聘为自治区林果业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首席专家(香梨)。

课题组研发的花粉检测试剂盒.jpg

农户送花粉待检测.jpg

研究生王言君为农户进行花粉检测.jpg

研究生薛大虎为农户进行花粉检测.jpg

今年,为更好服务三农,何天明教授在沙依东园艺场育种基地建立了一个简易的花粉质量检测实验室,为当地农户免费检测花粉样品百余份,收到广大农户好评。

4月4日何教授在梨园询问农户耕作措施.jpg

4月,何教授一行应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张峰研究员邀请,来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香梨园,开启了助农第一站。何教授就该梨园发生的花芽发育不良等问题把脉问诊。通过对农户浇水、施肥、修剪等操作的问询,认真解剖观察了梨芽发育进程,结合近期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施肥记录、园相树势,初步判断为因受土壤肥力不足加上深冬冻害影响导致花芽发育不良,徒长叶开花少。

4月16日上午进行指导工作.jpg

4月16日下午对桑树进行观察.jpg

紧接着,受哈拉玉宫乡乡镇府邀请,何教授一行马不停蹄来到香梨园,现场分享香梨授粉技术,与当地梨农、群众面对面交流探讨。期间,针对农民提出的问题,何教授从学术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如何进行提高授粉效率,何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讲解边演示,用农民能听懂的方式完美地解释了此问题。之后,何教授采用课题组研发的梨授粉用花粉发芽率检测试剂盒现场进行演示,并让农民亲自观察了显微镜下花粉萌发的情况,使农民更直观地了解了花粉萌发这一过程。

随后,何教授一行又驱车50公里前往库尔勒市普惠乡,为该地一农户种植的桑树发生的树干开裂以及树体流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农大昆虫专家阿地力•沙塔尔教授视频会诊后初步断定是由天牛蛀干造成的,并为农户提供了防治建议。

何天明教授表示:在服务基层一线过程中,我所掌握的学术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了解了其科学性以及适用性。通过在基层一线服务,拉近了我与果农之间的距离,更直观地了解到了香梨生产需求,为我科研的进行提供了许多思路,也有机会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方案,贡献了民盟智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