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 传薪续火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布日期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二十三条。其中第五条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发布之后,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先后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协会议。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由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经泾渭分明的历史时刻发出的“振臂一呼”,迅速得到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这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博大的政治胸怀和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诚意和决心,也标志着各民主党派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彻底觉醒,开始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结合民盟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历史选择是基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共产党的真诚团结两种鲜明对比上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的基础上,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了由国民党、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青年党和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等五项决议。然而,“政协协议”墨迹未干,蒋介石为建立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权,于6月下旬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全面挑起了内战,民盟前辈、国学大师梁漱溟曾经悲叹:“一觉醒来,发现和平已经死了”。同时国民党当局还采取卑鄙的手段,先后制造了“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五二O”惨案,对民主党派人士实施迫害,并于1947年10月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其他党派也陆续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认清了国民党反民主、反人民、搞独裁的真实面目,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了人民大众的对立面。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真诚团结、密切合作,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事先彼此协商,使会议取得了有利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决议。在民主党派人士受到迫害的危难时期,是共产党千方百计把他们安全转移到香港等地。和共产党合作共事过程中的真切感受以及解放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局势,使得民主党派人士从内心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1948年1月,民盟三中全会在香港召开,恢复了民盟总部,明确表示要与共产党“携手合作”,民盟中央领导人沈钧儒向中共中央提议:解放区应成立产生联合政府的筹备机构,以对国内外号召否认蒋介石伪总统。他希望中共考虑,可否由中共通电各民主党派,建议开人民代表会,成立联合政府,或由各民主党派向中共通电提出此项建议。在5月1日毛泽东给沈钧儒的回函中明确表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不仅“业已成为必要”,而且“时机亦已成熟”。可以说,1949年9月21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掀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篇章。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不仅又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光荣传统;而且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五一口号”指引民主党派走向了光明,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郑重和正确的选择。
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五年。自1983年5月民盟组织在石河子开展活动以来,石河子民盟也已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从建立民盟石河子联络小组到1984年6月组建民盟石河子支部,再到1986年7月正式成立民盟石河子市委员会,民盟组织在石河子这片有着革命传统的热土上不断成长壮大。自1986年7月至今,共召开了7次盟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民盟石河子市第一届至第七届委员会。30年的发展历程,是在党的统一战线阳光照耀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雨露滋润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滚滚洪流的锤炼下,石河子民盟不断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过程。三十年的发展证明:始终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五一口号”所蕴含的基本精神,认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了解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历史过程,从而更加自觉地推进政治交接,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