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纪念中共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一、背景和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1948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经过近两年的揭露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悍然破坏1946年召开的旧政协、撕毁双十停战协定的阴谋。紧接着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内线防御作战转变为外线作战,取得了战略进攻的辉煌胜利。已获得解放的地区,土地改革等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与此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共领导的以学生、工人、市民为主的爱国民主运动也正蓬勃开展,以三罢(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和游行示威的形式,以反美反蒋独裁卖国统治为内容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如火如荼。
上述形势,标志着全国范围的新的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为了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新的斗争目标和革命任务,迎接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从河北西柏坡向全国公开发布纪念 “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第五项号召,即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和中共一起及时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个时候,现有的8个民主党派已先后诞生:
1、民革于1948年1月成立于香港。
2、民盟于1941年3月成立于重庆。
3、民建于1945年12月成立于重庆。
4、民进于1945年12月成立于上海。
5、农工党早在1930年8月于上海成立。
6、致公党早在1925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7、九三学社于1946年5月在重庆成立。
8、台盟于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
总之,8个民主党派均成立于1948年“五一口号”发布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4个民主党派成立之初的领导层中都有民盟成员:民建黄炎培系民盟第一任中央主席;民进马叙述、周建人、许广平、谢冰心系民盟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农工党章伯钧、民革邓初民两人也曾担任民盟中央领导。
二、响应和拥护
1948年5月5日,民革李济深、何香凝,民盟沈钧儒、章伯钧,台盟谢雪仁、李纯青,民进马叙述,民建黄炎培、章乃器,农工党彭泽民,致公党陈其尤,九三学社许德衍,救国会李章达,无党派人士郭沫若等人纷纷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通电中指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密合人民时势之需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
与此同时,又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说:“当此解放大军所至,浆食传于道途,武装人民纷起,胜利已可期待”。“大计极宜早定”。(引自《中国民主同盟简史》第134页,群言出版社1991年第1版)。
下面,重点谈一谈民盟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一系列后续行动:
1948年6月14日,民盟中央发表《致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报馆暨全国同胞书》,指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今日救国建国的唯一正确途径”。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民盟在上述文告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民主、和平、独立和统一的新中国。
1948年9月,应中共中央邀请,沈钧儒等一批民盟领导人在香港中共代表潘汉军、廖承志、夏衍等同志精心安排下陆续乘轮进入东北解放区,准备参与筹备新政协、缔造新中国的工作。
1948年11月5日,民盟中央公开发表《告将军官佐士兵书》,奉劝国民党军队放下武器,退出内战,率军起义。从此,民盟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青史留名的有盟中央委员张云川参与策划傅作义将军北平和平起义;上海民盟成员林绍禹参与策划重庆号国民党军舰起义;民盟西南总支部和中共四川地下组织一起促成川军刘文辉、邓锡侯等国民党地方将领的起义等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全歼胡宗南20万国民党军队解放大西南的战争。
二是迎接解放。民盟各地组织输送成员奔赴延安、晋察冀、鄂豫皖、浙东四明山、海南琼崖等解放区或游击区参加游击队,与中共并肩战斗。在国统区,民盟成员在搜集、输送情报、护厂护校、迎接解放并维持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发展到了蒋家皇朝行将崩溃、新中国的曙光即将升起的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中国民主同盟一以贯之响应中共号召。
1月,民盟中央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坚决拥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关于国共和谈的八项主张,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期革命迅速成功,新中国早日实现”。
6月,民盟七代表(张澜、沈钧儒、章伯钧、罗隆基、张东荪、楚图南、周新民)参加在北平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议,为政协大会正式召开,制定《共同纲领》等工作贡献智慧。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怀仁堂隆重举行,民盟有十六名正式代表(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女)、周新民、楚图南、丘哲、周鲸文、费孝通、李相符、李文宜(女)、胡愈之、辛志超、刘王立明(女))和两名候补代表(叶笃义、罗子为)与会。
时任民盟中央主席的张澜先生在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和全国革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奋斗牺牲的结果。
三、历史的启示
回顾65年前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热烈拥护到召开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简要史实,给予我们应有的两方面历史启示:
一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和领导,就没有民盟的今天。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事实上大都是在中共提出的统一战线方针引导和影响下先后诞生的,并在中共的鼎力支持和领导下生存和发展。民盟72年的历史,由一个在民主革命时期备受蒋家皇朝压迫摧残的在野党变成参与缔造新中国、担负各级国家机构负责职务的参政党,由成立时只有25名创盟成员发展到今日拥有27万余成员、30个省级组织的最大民主党派,是与中共历届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分不开的。所以民盟只有衷心拥护中共的正确领导,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16字方针,坚持完善和健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才能肩负起参政党的历史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是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因此,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扬民盟爱国、民主与科学、与中共亲密合作、“奔走国是、关注民生”、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这5个方面的优良传统,为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再立新功。总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对“五一”号召的最好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