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是怎样公开活动的

发布日期

        1941年3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秘密成立。因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合法地位,不能公开活动,决定派中央常委梁漱溟到香港办报,在海外建立言论机关,宣传民主同盟的政治主张,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然后公开民主同盟的组织。9月18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报》在香港正式出版。10月10日,《光明报》发表“启事”,宣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已在重庆成立,并公布了经过修改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向全国人民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目标。10月16日,《光明报》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的社论。同时,由陈友仁、陈翰笙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文件翻译成英文,向英美各国在港的通讯社记者介绍,由各国记者向英美及其他国家发消息。这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表示出热情的支持。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及时作了报道,10月28日,发表了以《中国民主运动的生力军》为题的社论,给予了热情的称赞和热切的期望。而国民党政府坚决否认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并千方百计地压制。因此,民主政团同盟中央常委经过研究,决定“冒着被打击压迫的危险”,在重庆邀请国共两党代表和国民参政会中的部分社会贤达举行茶会,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11月17日,国民参政会二届二次大会召开。会议期间,民主政团同盟参政员张澜等人根据民主政团同盟的纲领,向国参政会提出了《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并得到了董必武、邓颖超等20多位参政员的联署。从此,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就由秘密变为公开,以中间党派身份出现在国民党统治区。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公开活动后,建立了地方组织,吸收了大批文教界人士,力量得到了加强。同时,注意争取国民党左派和地方实力派的同情和支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得到逐步巩固和发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