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道。
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完全一样的。
……
足音在记忆中回响
沿着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
飘向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
进入玫瑰园。
……
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
过去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
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在终点。
摘自艾略特《四阙四重奏·烧毁的诺顿》汤永宽译
我的艺术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二是在新疆的四十多年,三是丈夫走后到现在的十五年间。虽然是这么划分,但是实际上中间这四十多年可以说占据了人生的大半。第一个阶段使我受益终生,我是在母校才开始拿起画笔的。
在中间的这四十多年里,我渐渐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母题,并尽一切可能反复描绘,有了自己熟悉的解说古城的语言。直到最近才发现,当某一种语言经过锤炼以后,甚至可以用来讲述不一样的故事。
第三个阶段对我来说是举步维艰的,在泓池离开我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四十多年里我们是形影不分的。我们的作品,始于对自然、对历史的爱,而爱的开始,应该说始于家庭。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我渐渐学着宏观地对待个人的命运,于是重新拿起画笔。如果说画笔曾经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柱,那么现在仍然是,我甚至在画到得意的时候还能听见泓池小声的提醒和建议……
我的绘画生涯是从古城写生中开始找到感觉的,至今没有改变,为此我想将我的作品的的呈现仍旧称为“城中岁月”。生活中没有回头路可走。我们踏过时间的脆弱桥梁,每跨一步,那桥就沉入永恒之中。往昔一去不复返,她被收集起来,储藏起来,她不再属于我们。我们说出来的话,没有一个字可以收回;我们迈出的每一步,也都不可折返。因此,我们最好像真正的拓荒者那样,勇敢地奋力向前,或许这才是最好的感激,对于大家,对于生活,对于生命。
吴义英作品
吴义英 《丝路古堡 》 102×75cm 布面油画 1984
吴义英《 故城一隅 》73×54cm 布面油画 2000
吴义英《高昌故城》170x65cm 布面油画 2001年
吴义英《帕孜克里克千佛洞》92x65cm 布面油画 2001年
吴义英《交河凝思》194cmx130cm 布面油画 2002年
吴义英《怀古》194cmx130cm 布面油画 2002年
吴义英《云淡风轻》50cmx40cm 布面油画 2004年
吴义英《春风故址惊微尘》50cmx40cm 布面油画 2004年
吴义英 《四央临崖 》116×89(140×114)布面油画 2004
吴义英 《迴脱尘根 》 100×81cm(126×106cm)布面油画 2005
吴义英 《塞外春秋 》 150×90cm(178×110cm) 布面油画 2005
吴义英 《日静无云》 150×90cm(174×114cm)布面油画 2005
吴义英《瀚海芳洲》150cmx90cm 布面油画 2005
吴义英《一览旧都》150cmx90cm 布面油画 2005
吴义英《远望故城》200cmx85cm 布面油画 2006
吴义英 《故城迷梦之二 》 65×60cm(88×83) 布面油画 2007
吴义英 《故城回望 》 55×35cm 布面油画
吴义英 《遇见故城》73×54(94×75)布面油画
吴义英 《寻踪 》 100×93cm 布面油画
吴义英
1940年生,江苏苏州人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民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秘书长
吴义英 油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
1959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赴疆参加工作,任职新疆兵团文工团,从事舞台设计
1964年首次赴吐鲁番、伊犁考察
1968年赴浙江舟山群岛考察
1974年赴伊犁考察、写生
1977年赴喀什、和田地区考察写生
1982年《冬苑》、《雪莲》、《翠坡》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美术作品展(天津、北京)
1983年天池写生,吐鲁番写生
《天山探宝》一组六幅参加中国首届舞台美术展(北京),作品收入《中国舞台美术》
《巍巍天山》参加《新疆好》画展(北京)
1984年写生八幅参加《新疆水粉画展》(南京)
《丝路古堡》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广州)
1985年任民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秘书长
1986《忆交河》、《金色昆仑》参加西北五省区美术作品展(西安)
秋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
1987春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学习班
赴中国一号冰川冬季考察
1988年当选新疆七届人大代表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参加中国水彩粉画展览
作品收入《当代中国水彩画集》并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收藏
1989年《交河印象》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深圳)
《交河》参加89’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获佳作奖
1990年《七月交河》参加90’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获金马奖
《胄疆》参加中国艺术大展(香港),作品由大展收藏
赴敦煌考察
1991年作品入选海峡两岸水彩大展(台北)
赴北庭故城、五彩湾考察
1992年退休,从事绘画创作
赴麦积山、敦煌考察
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徐州)
天山冬季写生
1993年赴塔城、裕民岩画、赛里木湖、伊犁第三次考察
赴乔尔玛考察
1994年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赴库尔勒地区、沙漠、胡杨林考察
1995年赴霍拉山故城、锡格星千佛洞考察
1996年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1998年赴龙门石窟考察
1999年赴1号冰川第四次考察
2000年赴吐鲁番地区考察、写生
2001年因患脑瘤接受治疗
赴庐山、井岗山考察
2002年赴阿勒泰写生
2003年新疆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见证真诚”
赴吐鲁番地区写生
2004年 “石泓、吴义英西域风景油画展”(宁波)
赴丽水、三清山考察
2005年《鸿雁不来,之子远行》参加“月映浙潮——2005浙江油画大展”
赴黄山考察
2006年6月北京·中国美术馆“塞外天风——石泓吴义英油画作品展”(第一站)
8月沿南丝绸之路经吐鲁番、焉耆、龟兹、克孜尔、喀什、塔什库尔干、莎车、和田、策勒考察
9月新疆·乌鲁木齐美术馆“塞外天风——石泓吴义英油画作品展”(第二站)
11月浙江·西湖美术馆“塞外天风——石泓吴义英油画作品展”(第三站)
2007年10月——丈夫石泓患病
2008年4月19日丈夫过世
2008年5月12日至今——继续从事油画创作
2010年6月19日-26日吴义英油画作品展“城中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