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昌吉市委建言老龙河胡杨林保护成效初现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25日,民盟昌吉市委主委宋长军、名誉主委贾国权等一行人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昌吉市老龙河胡杨林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政协提案答复。只见胡杨树枝叶茂密,绿意正浓。粗壮的胡杨傲然挺立,密密麻麻的小胡杨正在肆意生长。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人员抚摸着今年刚长起来的小胡杨树,兴奋地说:“你们看这些植被多漂亮,都是自己恢复起来的。原来就单独的一些大的胡杨树,但是现在你看小胡杨树发起来多少,密密麻麻。我们计划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再用五年的时间,把胡杨林打造成生态公园,生态环境整体上再恢复起来,让它变得更好看。”老龙河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胡杨林的管护,与民盟昌吉市委及农业园区等部门连续多年的努力息息相关。

老龙河胡杨林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老龙河河谷内,属原始次生胡杨林。区域总面积308平方公里,天然胡杨林有1.3万亩,生有胡杨、梭梭等耐寒耐旱耐碱抗风沙植物,对稳定昌吉州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20世纪50年代,在各级政府鼓励农业开发的推动下,土地、林业、草原多部门对不同类别土地的审批管理权责不清,致使乱开荒、乱打井现象突出,地下水开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天然植被衰退。21世纪初,该区域农业开发始于到达到鼎盛阶段,农林牧种植生产规模一度高达35万亩,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胡杨林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已出现局部干枯死亡现象。由于老龙河胡杨林距城市较近,交通便利,每年春、秋两季自驾旅行及游览的人日益增多。2013年,有网民在天山论坛上发帖反映老龙河胡杨林中存在游客生火野炊的现象,跪求“驴友”们放过老龙河脆弱的生态,呼吁有关部门进行保护,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自2013年起,民盟昌吉市委连续多年通过政协大会发言、政协提案反映老龙河地区胡杨林及北部荒漠生态保护问题。在昌吉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民盟昌吉市委提出了《关于加大对老龙河胡杨林保护和开发的提案》,引起了各级关注,被昌吉州列为重点提案。在州政协、民盟等不懈努力下,这一提案引起了民盟新疆区委的高度重视,2016年5月13日,民盟新疆区委调研组来昌吉州调研老龙河胡杨林保护和开发情况。在副州长金一鑫、州政协副主席勃态·朱玛江的陪同下,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新疆区委会副主任、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许征,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海量等人实地勘察了老龙河胡杨林生长及供水情况。同时,昌吉市对老龙河万亩胡杨林彻底实行围栏封育。2017年,在昌吉州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盟昌吉市委又提出了《以花儿昌吉建设为统领,加大昌吉老龙河胡杨林保护和开发力度的提案》,得到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水利等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认真办理后及时进行了答复。

据了解,近五年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对胡杨林进行生态保护和管护:引水灌溉1500多万方,收回了区域内2000多亩耕地。2016年出资240余万元,把老龙河胡杨林内的涉及到哈萨克牧民的草场6000余亩进行了征收,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30余公里的围栏,彻底实现了对老龙河胡杨林的封育。通过科学编制胡杨林保护和开发规划、出台胡杨林保护相关规定、聘请专业管护公司进行管护,及时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定期生态输水和围栏封育项目,使老龙河地区胡杨林焕发出勃勃生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