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昌吉市委就“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证书推广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调研

发布日期

为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神,进一步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督促提案承办单位将所提建议切切实实地转化为工作举措,落实落地,7月17日,应州农业农村局邀请,民盟昌吉市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骨干盟员就“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证书推广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宏斌、科长杨柳陪同调研。

微信图片_20230721111307.jpg

调研组深入昌吉市佃坝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三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与乡镇畜牧兽医工作分管领导、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分管领导、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证书出证。详细了解当前自治州在畜牧产业发展及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证书推广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重点了解了畜牧兽医站、畜产养殖企业、畜产养殖农户在财政资金拨付、办公条件改善、官方兽医检验能力提升、集约化养殖、金融信贷支持、生产成本构成、畜产装车检疫等具体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堵点、难点及原因。

微信图片_20230721111303.jpg

在佃坝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官方兽医打开手机,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她指着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说:“现在我们通过这个‘电子身份证’,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些羊、鸡的养殖户情况、原产地、防疫情况、养殖环境等相关信息,它是准入条件之一,未经检疫的,绝不允许调运。经过装车检疫、打耳标等手续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便出具好了,在这些畜产的交易方的手机终端上已经获取到电子证,在进行入场查证验物、车辆消毒、核对产地检疫信息、做群个体检查后,合格的牲畜进入待宰圈。至此,产地检疫链条就完成了。”

自2021年农业农村部在试点5省份范围内开展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试点工作以来,两年时间,我州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从纸上迈向“云端”,如今已正式全面推开,昌吉在动物检疫电子化、信息化进程中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民盟昌吉市委专职副主委樊欣章表示,肉产品是监管压力、监管难度较大的农副产品之一,电子化出证系统打通了动物免疫、动物检疫、产地检疫、运输监管、出证与反馈等环节信息壁垒,有效实现动物检疫从养殖到运输到屠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在目前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力、财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好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监管工作,是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产地溯源和产地保护,实现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手机小程序的适老化改造和宣传力度,引导帮助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年龄较大养殖户也能使用申报电子证。二是牢牢把控好养殖场(户)养殖生产基础数据的录入,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循序渐进改进、完善电子出证工作,既能在环节流程上做到简洁优化,又能实现安全健康的全面把控,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力保障。三是进一步优化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机制,积极整合全链条资源,推进相关联业态融合发展,实现畜产养殖提质增效。

朱仕状、庞德智、巩彪、杨虎、方琳钧、李梦露参加了调研,分别针对畜产疫病防控、奶业经济发展、规模化养殖、畜牧人才培养、智慧畜牧建设、草场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