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应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县委和人民政府的邀请,2020年4月23日,民盟新疆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支部主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卫红与民盟新疆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支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成刚等人赴博湖县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博斯腾湖生态保护与水安全管理开展调研与讲座。调研组一行考察了博湖县污水处理厂,并听取了阿力甫副县长对博湖县生态建设情况的总体介绍。调研考察后进行了专题讲座。会议由博湖县县委常委、博湖县副书记、县长巴岱主持,博湖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成员和环保局、林草局等职能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朱成刚副研究员作了《新疆博斯腾湖的水安全问题》报告,针对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大家就水安全保障等问题与博湖县各位领导进行了互动交流。巴岱县长对本次调研与讲座给予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该研究团队在博斯腾湖流域长期监测研究成果为该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启示,对博湖县下一步制定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水环境修复方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巴州乃至新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张名片。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源流,与开都河、孔雀河共同构成博斯腾湖流域。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社会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流域河道断流,河湖水系支离,湖泊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凸显。针对博斯腾湖流域存在的问题,李卫红、朱成刚研究团队在多年开展水、生态监测和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基于河-湖-库水系连通与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的孔雀河“多水源、多路线、协同调水”的生态输水方案,以及基于博斯腾湖水环境改善的“引开都河济黄水沟”的博湖生态补水方案被流域管理部门全盘采纳和实施,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湖泊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此次调研与讲座是民盟新疆科技委员会及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支部在疫情期间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是践行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