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年6月9日下午,自治州政协召开“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实现乌昌地区协同发展工作情况”专题协商议政会。民盟昌吉市委政协委员张会东、胡小猛、樊欣章参加了会议。会上,自治州党委常委、副州长陈金融通报了昌吉州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打造“乌昌临空半小时经济圈”“乌昌一小时都市圈”,实现乌昌地区协同发展的情况,与会委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民盟盟员、州政协委员、新疆东方信海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会东代表民盟昌吉市委首先发言。他表示,打造“乌昌临空半小时经济圈、乌昌一小时都市圈”,对于促进我州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快步提升、实现全州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围绕“主动融入”这一主题,他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要注重“小时圈”内农村乡镇的“融入”,做好与“乡村振兴”的联动。从城乡一体发展的角度做好“小时圈”的发展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工作与“小时经济圈”的相互联动,做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同步发展、整体融入;二是高度重视经济圈区域人口发展问题,通过融合优势,互动互补,造就出自身新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三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碳减排要求着力改善经济圈区域环境质量。在布局“小时经济圈”整体工作时,结合30、60碳减排的要求,强化区域内环境质量改善提升,把“乌昌小时都市圈”建成“美丽都市圈”。
民盟盟员、州政协委员、新疆永兴联盟税务师事务所所长胡小猛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乌昌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发展互补性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步伐加快,道路逐步连通成网,尤其是乌昌磁悬浮轨道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使乌昌的交通及通勤更加便捷,乌昌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间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日趋频繁,“乌昌都市圈”协同化发展成效初显。但同时存在乌昌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尚未形成、产业分工存在较大的同质化竞争、交通互联互通受行政辖区影响明显、乌昌发展能级尚有差距,区域生态环保、大气联防共治、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整治的协调协作还需加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两点发展建议:一是编制乌昌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在明晰目标定位和做好战略规划上下功夫,加强制度设计,有效指导提升乌昌地区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相关工作;二是深度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深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育乌昌产业优势集群、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全方位实施乌昌地区互联互通。
州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李铁明对委员发言表示了肯定。要求各位委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责任,重点形成助推乌昌地区协同发展的高质量意见建议,让协商议政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