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民盟新疆区委会科技工作委员会2018-2022年工作回顾

发布日期

在过去的五年里,民盟新疆科技工作委员会在区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民盟十二届历次全会、十三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努力践行“四新”“三好”总要求,充分发扬民盟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紧紧围绕自治区稳定和发展工作大局、疫情防控等工作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好资政建言,拓展社会服务,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成绩得到民盟中央与民盟新疆区委会的充分认可,主任李卫红获得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全国“杰出盟员”称号,委员会获民盟新疆区委会2021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一、注重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在民盟新疆区委会的领导下,科技工作委员会充分认识思想理论建设在加强盟的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中的核心地位,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履职工作之中。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号召,贯彻落实民盟中央关于“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工作部署,创新尝试党盟联合举办“党盟同心话情谊,携手同行促发展”主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民盟新疆区委会的影响力;认真组织开展“学中共党史、守合作初心”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盟史教育活动;组织了“党盟同心祭先烈,凝心聚力创未来”的祭扫烈士主题教育;以文艺演出、唱红歌、微信视频、收看实况等多种形式,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等系列活动。主任李卫红创作了“不忘初心担使命,砥砺前行谱新篇”诗歌,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人永远跟党走”主题歌咏大赛中获优秀奖。委员们积极参加政治培训学习,副秘书长张小成,委员潘婷婷、张波、王双强等参加了民盟新疆区委会骨干盟员及新盟员培训班,并发表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政治共识、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政治上夯实自身建设,提升了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

科技工作委员会非常重视身边榜样的宣传,大力弘扬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不断发现委员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就,及时借助报纸、网站、微信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鼓励大家向先进看齐,激励各位委员努力奋斗,不负韶华。通过这一系列对内强化学习,对外宣传树立形象等活动,全体委员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巩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力量。

二、积极建言资政支撑政府决策

科学院支部第三次科考 (1).jpg

年来,科技工作委员会坚持发扬民盟组织“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各项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始终聚焦党政中心,突出社会热点、难点,得到了民盟新疆区委会的大力支持。委员们立足本职,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履职尽责,体察社情民意,积极组织调研,撰写提案建言献策,在数量和质量上成绩显著。3件提案获得国家领导人、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及督办;3件提案被《中国科学院专报》《中办》刊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大会发言采用;3件提案选为自治区党委、民盟新疆区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由主任李卫红撰写的《关于尽快实施“引伊济塔”工程,打好南疆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得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批示,其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伊犁河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超额完成任务,圆满通过验收,为保障伊犁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示范样板,并在伊犁河谷水土流失治理中已得到推广应用;副主任杨维康撰写的《马可波罗盘羊可成为帕米尔高原相关国家生态合作抓手》建议,在新华社内参刊登并得到自治区党委陈全国书记批示;委员朱贺琴撰写的《关于加强文化精品工程建设 推进优秀地域文化交流互鉴的提案》被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评为重点提案,由自治区党委常委王建新督办,并获得第一届民盟乡村振兴论坛优秀论文奖委员谢旭升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完成了《加强南疆中小学国语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研究》、《全面普及国语教育,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课题,形成建议案作为全国政协十三届八次双周协商会大会发言,并获得第六届民盟教育论坛优秀论文奖;李卫红、朱成刚、方功焕参与调研并撰写的《多举措应对荒漠化致贫瓶颈,推进新疆脱贫攻坚的建议》被《中国科学院专报》和《中办》刊用;李卫红、朱成刚、方功焕作为撰写人完成的关于加快打造昆仑山北坡经济带的咨询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专报信息》收录并刊登。副主任朱成刚撰写的自治区党委、民盟新疆区委重点调研课题《新疆内陆河流域水及生态安全问题调研与对策研究》材料提交民盟中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政协等相关单位;2022年底副主任朱成刚的课题《关于加快打造昆仑山北坡经济带 推进南疆兵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委员朱贺琴的课题《新疆民间文学中的中华文明标识和文化精髓研究》被选为2023年自治区党委、民盟新疆区委重点调研课题。

五年中,科技工作委员会共提交信息提案75篇,70篇被选为报送自治区两会提案并立案。其中,李卫红《关于“尽快建设新疆煤田火灾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议》《关于“高度重视跨境河流水问题”建议》《关于开展新疆农业生态资源调查与潜力挖掘的建议》、朱成刚《关于“尽快完善并加强我区河湖岸线规划与科学管理”的建议》、杨维康《关于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议》、谢旭升《关于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开辟自行车专用通道的提案》、黄湘《有关加强干旱区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建议》、朱贺琴《关于加快新疆县市非遗资源普查与数字档案建设的建议》、徐长春《打破荒漠—贫困化恶性循环 为富民兴疆提供新动力》、方功焕《关于新疆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建议》、范煜婷《关于构建新疆森林资源气象监测体系的建议》、李安民《关于制定完善系统性防疫法律法规和政策细则的建议》、潘婷婷《关于建设社区图书馆的建议》、张小成《关于面向中小学家长开展’双减’政策推行情况的调研》、庞军《关于加快新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建议》等提案被区委会选中提交两会。

三、提升组织活力 主动服务社会

微信图片_20190117122035.jpg

组织盟员赴“将军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党史教育现场教学 (2).jpg

图片1.jpg

科技委员会天山云计算产业基地调研.jpg

年中,科技工作委员会持续推动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活力,在区委会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11次,参与者达162人次。主要有:2018年前往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白水涧古镇开展了“重温革命历史·坚定初心使命”考察活动;2019年组织开展“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制作微视频《我和我的祖国》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赴新疆兵团六师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同年,开展了“追寻科学家足迹,探究自然奥秘——以科学家精神逐梦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参观新疆自然博物馆及科学家事迹展览的活动;2022年参观了天山云计算产业基地中的华为城市展厅、金风工业互联网展厅、齐安信新疆工控安全实验室、新丝绸之路云计算数据中心;同年副主任朱成刚应邀作第五期民主党派学习教育大讲堂《锚定绿色发展,共建美丽新疆》专题讲座和“紧跟中共“二十大”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新疆”主题讲座,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新疆区委会等30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委员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为响应党中央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民盟中央和新疆自治区党委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科技工作委员会积极响应民盟新疆区委会关于“民盟新疆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倡议书”,号召委员们爱心助力抗击疫情,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各位委员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分别从民盟中央、民盟新疆区委会、新疆红十字会、乌鲁木齐市侨联和侨商会、民盟新疆科技委员会等途径共计捐款11400元。捐赠口罩10000个,用实际行动与爱心助力新疆及全国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针对新疆居家封闭情况,科技工作委员会立足大局,创新通过互联网与公众服务平台,携同民盟新疆妇女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和《健康引领快乐  有机走进家庭》为主题的有奖知识抢答活动,得到了民盟新疆区委会的大力支持,获得盟员们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为协助社区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期,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微信群,委员会在网上多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与小视频讲座,帮助大家科学抗击疫情。为增强人们的抗疫信念,主任李卫红精心设计汇编了《人在青山在》、《祖国不会忘记》等手势情景舞蹈,在居家封闭期间,创新通过视频网络进行义务教学,极大丰富了抗疫期间人们的精神生活,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委员谢旭升在疫情期间多次应邀参与外文局系列讲座,并积极为思政教育纪录片进行文字撰稿工作;科技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民盟新疆区委会,利用微信交流平台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情况问卷调查、盟员疫情期间思想态势问卷调查等,为疫情期间及疫情后中小微企业恢复生产与助力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疏导措施提供了服务。多位委员发扬大无畏、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甘于奉献,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亲历抗疫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的“宣传员”、“保障员”,协助社区干部采购和分发生活用品,帮助居民处理和丢弃生活垃圾,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抗疫工作中发挥作用。

微信图片_20221229114635.jpg

  五年来,科技工作委员会捐赠价值达46.3万元物质,用于服务社会。2019年副秘书长张小成为吉木萨尔县教育局捐赠价值10.5万的庭院照明灯具;2020年向吉木萨尔县中职学校捐赠价值2万元校服;同年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价值10.968万元的教育护眼灯;2021年加入吉木萨尔县慈善总会并为哈萨克族儿童募捐“换骨髓”医疗善款活动,与吉木萨尔县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五彩湾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与大有镇各村签订捐赠协议,捐赠了价值16.8万元、400吨的“暖心煤”。副主任王建平2019至2020年间分别向乌鲁木齐市侨联捐款1000元,米东儿童福利院捐物5000元,米东社区捐物5000元,携手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向阿克苏市阿依库勒镇协合力村小学幼儿园赠送价值5万元的净水设备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主动服务社会。

委员会始终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与社会责任。副主任冯作山编写了自治区“十四五”馕重点研发项目指南,承担了“馕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品质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并与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乌鲁木齐质量技术检验检测研究院共同完成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馕》(DBS 65/022-2021),已由新疆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委员李新岭作为和田玉领域行业专家,5年来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主持制定新疆地方标准5项,主持修订新疆地方标准1项主持制定团体标准5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3项2021年率团队完成中国质检协会团体关于和田玉(白玉和碧玉)手镯分级标准两项,有效推动了我区玉石质量检验与分级相关领域的发展。李卫红、朱成刚、方功焕参加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朱成刚作为执行组长,负责——“昆仑山北坡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科学考察”课题。委员徐长春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计划。委员2022年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专项“中国脉冲星测时阵探测纳赫兹引力波研究”获批。委员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社会,目前主任李卫红担任“中国资源环境与生态保育学会”常务理事、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副主任杨维康担任中国保护生物学会常务委员,2021年被聘为全国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副主任朱成刚被聘为“中国资源环境与生态保育学会”理事;副主任王建平担任乌鲁木齐市政协常委、市侨联副主席;副秘书长张小成被聘任吉木萨尔县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副秘书长方功焕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委员徐长春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专家库成员、委员范煜婷、徐长春担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遥感分委员会委员委员2019年担任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外聘),2021年入选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委员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讲述着民盟故事,用一份份诚挚爱国之心服务社会,为美丽新疆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踔厉奋发前行 取得可喜成就

委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任李卫红2018年被自治区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2019年荣获“创刊85周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2019中国民主同盟“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自治区授予“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获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杰出盟员”奖,同年获中国科学院职工诗文书画摄影大赛-诗歌类二等奖,2022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妇女工作者”称号。李卫红、朱成刚完成的研究成果“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生态水文研究”,荣列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59项重大科技成果榜单,并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副主任冯作山的研究成果“新疆甜瓜保鲜及加工新技术与装备研发”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2项。副主任朱成刚荣获2021年度民盟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副主任杨维康2018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荣誉。委员徐长春201年论文荣登《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高被引英文论文TOP30排行榜”。委员王锁牢荣获民盟中央2018年“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委员张小成荣获自治区第三届“创想新时代,共圆中国梦”创新创业大赛吉木萨尔县第一名、2019年参加“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荣获昌吉州赛区第二名、2020年荣获“创客中国新疆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获2022年度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委员范煜婷2018年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并得到经费支持;委员谢旭东2020年出版专著《对外话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委员庞军2020年被评为自治区“访惠聚”工作先进个人、并获柯坪县脱贫攻坚贡献奖。委员方功焕2018年获第十五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21年入选新疆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入选新疆天山英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研究成果“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亚干旱区水—生态系统变化及响应机理”获得新疆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3)。副主任王建平获2021年度民央中央“民盟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殊荣!一个个委员背后无不书写着奋斗拼搏,爱岗敬业的故事,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及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回顾过去的五年,科技工作委员会紧紧围绕自治区稳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认真建言献策,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在组织开展活动及提交提案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社会,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盟新疆区委的领导,离不开全体委员们的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委员会在新一届的班子带领下,围绕民盟中央、自治区党委工作要点、立足新疆区情,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服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新疆和谐稳定发展;丰富委员会活动内容,开展科普专题讲座及调研活动,积极创建充满活力的委员会,使科技委员会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