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发布日期

         2013年11月23日至12月12日我参加了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领导干部赴英国研修班”。通过专家专题讲授、到议会与议员互动交流、与政党负责人交流座谈、课堂讨论、参观考察和学员小结等多种形式了解英国的政党制度和社会文化,总体上说,增长了新知识,开阔了新视野,提升了“四种能力”,受益多多。
政党政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形式。英国是现代政党政治的发源地,是政党政治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国家,政党政治运行较为公开和规范。近年来,英国政党政治继续稳步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英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分析
        英国的政党政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和君主立宪制互相辉映,已经形成许多具有本国特点的政党政治特点。
      (一)按固定程序上台执政,执政党执政地位稳固。英国政党政治的影响非常大,任何一个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根本不可能获胜。大选中候选人的竞争主要不是个人之争,实际上是党派之争,一个候选人是否当选,关键要看他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参加大选并在大选中获得胜利是英国任何一个政党谋取执政地位的第一步。在大选结束后,获胜的政党就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这个政党就获得了上台执政的基本条件。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多数党领袖接受英国国王的邀请,担任内阁首相并组建新内阁。由于执政党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所以政策容易得到通过,不会被推翻,因此执政地位牢固,只有再大选时才会发生政党更替的现象。
       (二)内阁的权力巨大,影响广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阁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巨大。英国是个“议行合一”的国家,这意味着,执政党只要在大选中获胜,就能够全面控制英国政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由获胜党组阁。二是执政党控制议会。执政党对立法的控制主要就是通过议会党团并协调行动。尽管议会在法律上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其成员(议员)都是有党派性的,都以党派的名义集体行动,所以,在议会中的议会党团至关重要。三是内阁对司法的影响。虽然英国的司法体系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英国的执政党同样可以运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对司法活动施加影响,根本原因还是执政党掌握了议会。因此,执政党总是选派得力的党内高级领导人充任大法官一职,并通过大法官将国家司法活动与执政党的政策协调起来。
        (三)“影子内阁”的作用明显。政党政治是通过执政党和反对党的相互争斗发挥出来的。在英国,反对党拥有法定的地位,是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这一称号表明了反对党是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而且是起着独特作用。英国的反对党跟执政党一样,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它是女王陛下可供选择的政府,其领袖也是可供选择的首相。反对党领袖每年由固定基金中支付其薪俸,国家也对反对党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如果女王召集会议,他与首相并排坐在一起。英国的反对党中最大的政党有组建“影子内阁”的习惯,之所以被称为“影子内阁”,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内阁,而是一个像影子一样的虚幻内阁。这个“影子内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不断向执政党施加政治压力,监督和制约执政党的政策和行为;另一个一旦执政党意外倒台时,“影子内阁”可以即刻填补政治真空,上台执政。执政党为了保住执政地位,就非常重视“影子内阁”的作用。
       (四)大众媒介成为 “第四权力”。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天在英国发行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报纸和刊物超过2000万份,这意味着英国有阅读能力的人群中每三人就要买一份报纸或杂志。在英国,大众传媒享有独立地位,信息覆盖面广,运作效率高,并拥有一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从业人员队伍,它们通过制造社会舆论,从而对行使权力的主体造成心理压力。这些大众媒介经常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的社会信息量非常大,以至于有时英国政府会就重大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向大众媒介咨询,有些比较权威的媒体的政治性表态对政党政治的影响比较大。各家主要电视台、各家报刊均建立专栏讨论和刊载政治新闻和丑闻。执政党的任何违法违规的行径很容易被大众媒体揭露出来,引发政治地震。
         二、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
        (一)英国政党的竞争将会在两个主要政党中进行,但其他政党也具有执政可能性。作为最早的政党政治发源地,英国的政党政治已经走过了其成熟完善期,其政党政治经验比较发达和成熟,不会有太大的变革。英国是两党制国家,即工党和保守党互相竞争,轮流上台执政。自民党和其他小党仍处于次要地位,无法形成对两大政党发起挑战,政党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大的变故。但随着各个政党自身建设的发展,也可能发生变化。自由民主党仍然有巨大的政治资源。如果工党和保守党出现重大的政策失误,加之自由民主党拥有杰出的领导人,再能联合其他政党,则仍有执政的可能性。同时,绿党由于其鲜明的政策方针,对年轻人有极大地号召力,在广大选民之中也有影响力,是一个较有影响的全国性政党,但目前不具备执政的能力。
        (二)英国政党的阶级基础区分不再明显,公共政策的决断趋于同一。首先是阶级基础趋同。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工党90%以上的成员为工会集体党员,他们大多是普通工人,其余是知识分子、中小资本家。保守党代表英国垄断资本家、大地主和贵族的利益,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自由民主党的成员主要是工商资本家、律师、教师和学生,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和企业主的利益。但随着近几年英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与利益的分化、财富拥有量的起伏,社会阶级和阶层不断变动并不断重新组合,传统意义上的工党、保守党、自民党形象已被打破。各党派都会用各种方式淡化其阶级色彩和代表利益以显示五湖四海的执政包容力,不再主动挑起社会对立。其次是政策纲领趋同。随着英国社会进入稳定期,其政治制度已经有完备的法律保障,社会发展也基本成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个政党上台后,都必须按照基本的社会治理规律进行。不管是大政党中哪一个政党执政,政策和立法都要体现英国人民的意志,体现民意才是政党可能上台执政的唯一选择。所以,各个政党在竞选前和执政后,其政策调整的空间都不大,呈现趋同的趋势。
       (三)公共事务和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关注。2011年8月发生的骚乱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出英国政党政治的缺点。双方为了达到执政的目的,往往在任期内追求“短、平、快”政绩的工作,而对于不显眼的短期不能出政绩的工作重视不够,致使一些事关民生的公共事业和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的弱势群体的利益长期无人过问,才会出现如此规模的骚乱。可以预料,各个政党为了长期执政的需要,下一步会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关注这一部分人的利益,改善社会机构,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四)“媒体政治”有可能成为趋势。有人预言,下一步英国的政治将会是“媒体政治”。大众媒体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对政治人物具有强有力的监督作用,甚至可以左右执政地位的存在和政党的发展。这些特点决定了一个政党要想获取政权,必须认真对待接受大众传媒的监督,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并利用媒体来达到自己的政策目标。2010年英国大选首次在工党和保守党之间采用电视竞选直播的方式,最后英俊、口才出众、极具个人魅力的卡梅隆获胜上台,而拙于表演和口才欠佳的布朗只有落败的份。这表明在一定情况下选民会更看重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而对其代表的政党的政策却不太关心。有政治评论家据此推论,英国的选举已经由议会选举逐渐向美国式的总统选举演变,由群众竞争向个人竞争演变。
        (五)发展党内民主和维护党的纪律将成为主流。工党的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党内引入了民主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的规矩,给人以公开透明亲民的形象,从而赢得了年轻人的支持和拥护。保守党也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得现任首相卡梅隆脱颖而出。英国工党以具有健全、完备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且有明确、稳定的党纲、党章和严肃的纪律而著称。在工党议员个人控制上,工党采取严厉政策,通过纪律处分例如开除党籍等手段控制工党议员。工党这种强硬的执政风格,提升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深深地影响了其他政党。可以预测的是,下步各个政党都会按照这一模式来发展党务。
       (六)社会团体将在政党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团体在联系政党和群众中有着独特的便利条件。英国社会团体发展比较完善,各个政党都有支持自己的传统社会团体,政党也通过加强联系和派员参加社会团体的形式来对社会团体施加影响。可以预测的是,各个政党都将在加强与社会团体的联系中来争取和巩固执政地位。
       三、培训结业后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英国有不少政党施政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我们可以引以为鉴。但决不能照抄照搬,这是由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决定的。英国这样一个小的岛国,是什么让它不断的影响着世界?通过对英国的考察学习,我们发现英国鲜明的7个特色:信仰-——处处见教堂;制度——司机连续工作一定小时必会停车休息甚至换人;教育——有一流的大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开放性和包容性——伦敦各色人种混杂,官方统计使用的语言达300多种;危机意识——英国资源丰富,但对本地资源保护意识强烈;尊重历史——传承文明,重视英雄!城市中最高雕像不是女王而是英雄;环境优美——蓝天、白云、绿草地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一直影响着世界,但到了近代,由于缺乏先进思想,加之生产力低下,我国一度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仅管党也犯过“左”的错误,但新中国的成立才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是我国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快、综合国力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社会文化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过去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一路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巨大成就体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优越性。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理论是科学的、制度是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安定团结,倍加珍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惟有此,中国必兴,惟有此,国家必昌!
       (二)加深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认为树立这种自信非常重要,有了这种自信,就会有政治上的自觉,我们就能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在前进道路上就不会动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就会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三个自信”源于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讲,我们开创的道路、形成的理论、选择的制度,首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其次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等在我们的理论、制度中都得到了体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再次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比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等原则和要求。另一方面符合中国国情,我们的道路选择没有照搬西方国家,我们是立足中国国情做出的选择。所以从理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反映了规律,是科学的,我们对这些具有科学性的道路、理论、制度充满自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三)按“三个有利于”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人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提高,我们已经从过去过分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判断是非,明确目标和任务。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已经成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虽然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处在相对低谷,但仍然不失先进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GDP不小,但人均量还较低,还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赶超先进,当然,这条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短”“平”“快”!英国的城乡差别很小,城市规模普遍不大,宜居,舒适,自然!我们在这点上要向英国学习,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应走城镇化道路,决不能盲目追求城市人口和规模的无序膨胀!要敢于借鉴正能量的东西完善制度建设,譬如英国议会中的“简单多数制”“比例代表制”等,当然,好的先进的东西必须结合中国实际,也决不可能拿来就能用!。
        (四)要在民生上继续多多用力!民生问题是政党或政府的首要问题,解决民生,发展民生是政党或政府长期的贯穿始终的工作目标和衡量标准。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上政府开支巨大,投入众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成绩举世瞩目。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解决了13亿人吃饭的问题!这对于刚刚摆脱农业社会束缚,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巨大的中国来说成绩了得,也不是一般处于地广人稀,人口只有7000万的大不列颠人能够理解的。但我们必须痛下决心,知难而进,在民生上继续多多用力!英国城乡一体固然是工业化的结果,但教育、医疗、养老和环保全国一体化,使得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且向着利于人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方向流动,其根本是生产要素参与社会服务且能一体化流动!
       (五)我们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充满信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什么方式、用什么途径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拓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这样,既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又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我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与英国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各民主党派并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而是参政党。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这种特点,使得协商民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推进协商民主发展方面,《决定》提出,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社会正在继续大步向前!


 

 

 

微信公众号